“小赵他们又去乡里搞送达了呀…”已经到了午饭时间,食堂阿姨看着院子里警车迟迟未归,喃喃自语道。而此时,峰口法庭干警赵泳泽一行人还在外出送达的路上。
洪湖市人民法院峰口人民法庭位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中心,法庭现管辖峰口镇、汊河镇、万全镇、沙口镇、瞿家湾镇(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)五个乡镇。辖区人口40余万人,管辖面积499.45平方公里,设有 4个巡回审判点,1个共享法庭服务站。近五年来,峰口人民法庭充分发挥“三个服务”职能作用,每年平均受理民事案件417.2件。
面对逐年升高的案件数,为了缩短审限,提高审判质效,峰口法庭合理分工,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,攻坚克难,建立起了一支专业高效的线下送达团队,在案件电子送达、邮寄送达失败后五日内上门直接送达,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。
家住洪湖市万全镇的李大爷今年已经八十高龄,和老伴系再婚,二老互相扶持了半辈子,怎料前段时间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,老伴一气之下搬了出去,闹着要跟李大爷离婚。李大爷孤身一人在家,生活上有诸多不便,面对手机上收到的电子送达信息也不会操作,眼看开庭时间将近,峰口法庭干警来到李大爷家中了解情况。见法院工作人员上门,李大爷情绪有些激动,拉着干警开始诉衷肠,得知李大爷前段时间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,干警们不敢怠慢,一边小心安抚李大爷情绪,一边耐心向其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李大爷最终和干警们约好时间,答应准时到庭。
峰口镇是人口大镇,前几年合村并组,许多原来的街道、村委会早已变了模样。干警们平日里外出送达,遇到的一大难题便是居民家门口没有门牌号标识,干警们只好边走边问。考虑到庭内年轻干警多为外地人,人生地不熟,语言不通,司机吴师傅带头做起老大哥,到了拿不准方向的路口,看见便利店老板、菜场小贩或是路人,吴师傅总会上前细致询问,有时吃了闭门羹也不泄气,“多走几步路而已,不要紧。”吴师傅带领干警们穿过大街小巷,用行动为年轻干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
李作鑫是峰口法庭的一名老同志,办案经验丰富,工作吃苦耐劳,热心助人,庭里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呼他“李哥”。“李哥”从小在这边土地长大,对当地风土人情十分了解,于是便当仁不让成为了送达团队领队。这天,“李哥”带队外出送达,此行目的地是位于瞿家湾镇的汉沙渔场。炎炎夏日,瞿家湾的荷花开得正好,可干警们却无心欣赏这片夏日荷塘美景,跟着导航警车行驶到一个码头,原来两岸中间隔着一条汉沙河,平日里对岸居民外出只能乘坐渡轮往返。换乘小小渡轮驶过湖面,干警们沿着碎石路上岸,多方走访打听,最终找到了当事人家里,成功将诉讼文书送到当事人手上。因湖区交通不便,像这样乘小渡轮送达,“李哥”每年都要经历很多次。
洪湖市地处长江中下游,江汉平原东南部,自古以来享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,河湖密布,水道纵横,在一些偏远乡镇,因交通不便,当地居民仍保留着走水路的习惯。他们大多是留守在家的农村老人,如今电子送达虽然方便快递,但对老人们来说却十分陌生。峰口法庭牢记“三个便于、三个服务、三个优化”工作原则,不断创新为民举措,为方便群众,坚持干警多跑腿,群众少跑路,减轻当事人的诉累,也提升了审判质效。
寒来暑往,外出送达的路上,有晴有雨,有苦有乐,峰口法庭干警们一步一个脚印,用双脚丈量辖区内每一寸土地,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,努力让法治的光芒照耀乡村每一处角落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